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良药苦口

From Nature Magazine 2007.7.12 Page106

有可能估量中药的真正潜力吗?

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以及药品公司都在忙着投身于一场复杂的,试探性地解开中药神秘面纱的旅途。尽管学界和制药厂都对中药的“传统疗法”嗤之以鼻,但却又强烈的意识到在中国,数以万计的实践——并且很多都鲜为人知——更倾向于证明,至少部分疗法是确实有效的。

可以理解,制药公司急切地想打入中国国内市场。波士顿咨询会去年估计其中蕴含着130亿美元的商机,而且正在飞速增长。但他们却被一个最显要的机会给缠住了:似乎在这个国家的传统中药里可能含有大量的具有潜在价值的化合物,它们蕴藏在神秘的配方剂量和草药混合物中。
寻找这些难以捉摸的秘密宝藏的任务用典型的筛选法进行着。研究者们在寻找对某些特殊疾病有效的单一纯净物。这种方法曾经有效过:比方说青蒿素,现在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就是从一种治疗发烧的草药中提炼出来的。但这种成功案例往往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说,如果中药真的如此神奇,为什么对它疗效的定性研究仍然没有让痊愈的病人们挤破大门?最明显的答案是它的效果根本微乎其微:大部分中医都仅仅是伪科学,它的大部分治疗缺乏合理的机制来说明。中药的鼓吹者们对此反驳说研究人员忽视了中药中的微妙关系,尤其是传统疗法不同因素间的互相影响。

然而,药厂目前并没有止步于开发新药。可能正因为如此,全球化的调整过程已经使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传统疗法。2004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颁布了新的植物药剂审查标准,使那些之前有过应用史的榨取物更容易应用于临床实验,而不再需要精确检验其中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

同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者们,提出了系统生物学的理论——着重于研究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基因、代谢物和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解释中医的有效性(参见126页)。试图推测中医潜在有效性的建设性努力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但在一个充斥着伪科学的领域,打着大部分都尚未通过临床检验的新技术的标签,,去评价中医的精确性,看上去很有问题。同时,对未知领域的知识提出的结论,我们必须以传统的怀疑眼光来对待,这才是科学和医学的基石。

没有评论: